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flat / sharp

小二考音樂班的自選曲。有關戰爭的曲子總是太嗨,而太嗨就會讓我趕拍。
以上總計四面。我當時怎麼能把這種曲子練起來啊......
左手部分。老師幫我把比較高的兩個音圈起來,因為我的手太小彈不到八度。
-------------------------------------------------------

小學五年級。莫札特的小奏鳴曲。
無比花俏的一首曲子,右手的瘋狂音階是導致我趕拍的一大因素
地獄般的左右手音階對話。老莫我討厭你。
---------------------------------------------------------------
小六畢業考的曲子。客官您看看,六個降記號呢!我背譜都比看譜快。
------------------------------------------------
練習用曲。
上面有寫著練習流程:分手→完成→背→輕快→練習踩踏板。
但我自己的流程是:分手→背→踩踏板→完成,然後完全忽視左上角的那個♪=85。


手都生鏽了、唉。

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1105 playlist

65daysofstatic - 《Weak4》、《We Were Exploding Anyway》
分別是最新的一張EP與專輯。
舊作我聽得不甚習慣,新作加入大量狂暴電音倒是意外合了胃口。充滿速度感的小調搭上65天那披著後搖皮的金屬招牌,搖頭晃腦是跟不上了,那就用來刺激心跳吧。
────
1990s - 《Cookies》、《Kicks》
《Kicks》曾是店裡CD牆的一員(即指播放率高),音樂聽來傻頭傻腦的卻也沒人討厭,反而比較常見客人不自覺輕鬆搖擺,堪稱放空良伴。
────
Dirty Projectors - 《Bitte Orca》
這是一張相當奇怪的專輯(或者說、奇怪的樂團)。照理說我應該很討厭這種重音不明編曲亂來的歌,但整體聽來卻又如此合諧。Dirty Projectors帶點異國風味的男女聲重唱,我不討厭。
────
Portland Cello Project - 《Thousand Words》
來自Oregon的大提琴樂團(廢話)。他們的同名專輯與許多歌手合作但我聽不慣,只保留了一首Under Glass (feat. Musee Mecanique)。這張《Thousand Words》是最新專輯,基本上就是純演奏,編曲自然也古典許多。(不得不說、其中最跳痛的那首Hard (Feat. Adam Matta)是個無法忽視的亮點──beatbox plus cello!!!)
────
SUPERCAR - 《OOKeah!!》、《OOYeah!!》
超級車的名聲有多響亮就不用說了。這種程度的噪音對我而言比較剛好,且男主唱比女主唱更能平衡掉不小心玩過頭的煩躁感。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20101021 toe@The Wall

暖場團和蚊子的嗡嗡聲是世界上最惱人的兩樣東西。
颱風伴隨toe來襲,縱使早在入場前雙腳已經泡在雨水中並站立三個小時有餘,時隔兩年我依然不減期待。
暖場團聲子蟲據說是個後搖團。也只能是據說,我完全沒有要預習的意圖。努力在因sold out而爆滿的場地中卡住燈控台旁邊的老位子,看見聲子蟲的吉他手拖了把椅子坐下,我朝H子使了個眼色,除了這小動作連音樂都學MONO學了個四不像,我們很有默契地明白接下來的半個小時將會很難熬。
我想給聲子蟲的鼓手幾點建議:
1. 掉拍或趕拍你只能選一個,做人不可以太貪心。
2. 買一個節拍器,然後把第一點的問題解決。
3. 若你真的很想要用琴槌做效果、可以、但請多準備一副以免沒敲兩下毛線頭噴出去就只能坐著哭。
4. 不要編出超出自己能力所及的編曲,打不出來一樣沒用。
5. 鼓組不是只有小鼓大鼓hi-hatcymbal,有種東西叫做tom-tomUSE IT
然後給bass手……原來聲子蟲有配置bass手喔?
吉他手表現不錯,但偶有嗶ㄘㄟ,雖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但我想你們既然都已經可以站上惹握舞台,這種錯誤就可以不用出現了。

除此之外,我越來越不能忍受The Wall挑暖場團的方式了,都自己人也就算了,能不能先考慮一下暖場效果?聲子蟲開破音炸的亂七八糟(且三個樂手各自為政是哪們子的),你是要我拿耳鳴去聽toe嗎?你今天找個優秀的花草團來暖場我都還能接受,toe雖然算是廣義的後搖團沒錯,但放眼台灣後搖界是完全沒有團適合暖場,那乾脆就放棄暖場是會怎麼樣?隨隨便便塞個團進來亂,我站在台下都見笑了。

抱怨到此結束。toe的演出依然出色且累人,比錄音多上數倍的豐富編曲聽的我頭暈,資質愚鈍的耳朵來不及接收過多的節拍,只能勉強跟上鼓手柏倉的機車表情。團員們打從setting就開始喝酒一路喝到表演結束,吉他手山崎還自備小瓶烈酒,曲間偷灌幾口引起觀眾驚呼,但其實上次表演這人就有前科了。

對於這次表演我唯一不滿的除了暖場團只有一點──我要聽velvet blanc啦……

Further Reading

2010年10月17日 星期日

what I saw

日劇編
ヤンキー君とメガネちゃん》(不良仔與眼鏡妹)
雖然這部是少女漫改編、雖然CG不意外的做很爛、雖然劇情好猜又老梗、雖然Nari已經二十八歲了還演高中生、雖然仲ちゃん本鄉抵敵的演技用這根本就是浪費……有太多雖然,但我還是從頭笑到尾。
反正這種類型的日劇就是要讓人放輕鬆的啊、哼。

熱海の捜査官》(熱海搜查官)
小田切讓+三木聰=必追!嗣後放出東京事變主題曲的消息更是非看不可了。
整部戲除了在嚴肅案情中維持最高限度的搞笑以及找尋熟面孔外,最大的收穫就是多認識了兩個正妹演員──飾演市長女兒長的很像宮崎葵的二階堂ふみ,以及飾演東雲麻衣戲份吃重的三吉彩花
不得不說,這部戲的確是三木聰破格但優秀的代表作。(至少我半夜看完最後一集有全身發毛)

GM~踊れドクター》(GM~跳舞的醫生)
看那一字排開的華麗配角群加上日劇版鄉民推薦,我決定無視東山紀之給它追下去。(話是這麼說,第一集開頭那段有關出道的故事我還是爆笑了,婊J家婊超大)
醫療劇向來是我的地雷,能不碰就不碰,但看到鄉民笑個東倒西歪,我也忍不住想看看林宏司是出了什麼問題。整體走向雖然是一貫的收服神奇寶貝路線,但還不至於矯情到讓我棄追。近年來星運大開但演技始終沒有進步的多部未華子總算接了一個討人喜歡的腳色,是除了其他配角大叔們外的一個看點。
(我必須老實承認,在最後幾集Fire開始跳舞其他人就會乖乖搬桌子清場地的行為,我每看必笑……)


電影編


インスタント沼》(速成沼澤)
又是三木聰!到後來才發現我也默默的看了不少他的作品。
速成沼澤也是老班底齊聚一堂,麻生自從拍完時效警察後似乎有什麼開關被打開,整組壞的徹底。雖然對過去的氣質印象是幻滅了,但這樣子的麻生是真的比較可愛。電影本身是三木聰擅長的題材──生活中的小哲理,開開心心看完,輕鬆無負擔。
Btw加瀨亮的頭近拍還真噁心XDDD

おと・な・り》(隔壁聲音)
看完速成沼澤接著看隔壁聲音,只會讓人想吐槽麻生「別再裝氣質啦!」隔壁聲音光看預告就可以預見這是一部純愛片,幸好狗血灑的不多,勉強可以歸到文藝類。
市川實日子model身材就算是套裝也好看,但那個大媽捲髮是出了什麼問題?谷村美月從腳色性格到演技都十足令人不悅,中間她吵吵鬧鬧的鏡頭全部被我快轉掉了。意外出現的熟人是日劇《魔王》中的山野,過了幾年這傢伙怎麼還是長得這麼猥瑣啊……
簡而言之,就是一部隨便看的話感覺不錯、認真看的話毫無內容的電影。(我整部戲都只注意准一與其他人的身高差,一直到麻生唱了『風をあつめて』才醒過來。

室友H子極力反推所以放棄,況且光看小說我就已經受不了了。(電影原聲帶倒是值得一聽)

上次金馬奇幻影展看過松本人志的《しんぼる》(Symbol)被驚艷到,他更早期的作品《大日本人》也頗受好評。我是真的很想好好看完,但用半紀錄片半劇情片的方式呈現正是我的死穴……

ソラニン》(SOLANIN
小葵新電影。
老實說,我已經過了需要看熱血青春片來激勵自己的年紀了(就算是小葵來演也一樣)。

Alice in Wonderland》(魔境漫遊)
可能是因為不夠黑暗所以我失望了……這到底是不是Tim Burton的電影啊?最扯的還是那莫名奇妙的結局。
亮點在Helena Bonham CarterRed QueenAlan Rickman配音的毛蟲老爹,以上。


攻殼編


Ghost in the Shell》(攻殼機動隊劇場版)
我是衝著押井守而看的。1995年就能做出如此美麗的電影,不愧是經典之作。

Ghost in the Shell 2: イノセンス》(攻殼機動隊劇場版2INNOCENCE
與第一部比更顯沉悶,並且掉書袋掉的相當嚴重。

攻殼機動隊 STAND ALONE COMPLEX》(簡稱S.A.C.
為漫畫改編的動畫版第一季。步調緊湊主題明確,我是以一天四到五集的速度看完的。

接續S.A.C.而發展的動畫第二季。主題轉向政府與權力,進度緩慢……

關於攻殼我實在不敢寫太多,因為以我目前的腦力也寫不出什麼很有深度的心得,所以先這樣吧。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Serph - 《Vent》




近日微涼,且趁秋意未濃,寫寫我在夏末才發現的這張專輯。

曾經來台表演的Four tet在大學時期是我的心頭好,但隨著他發行的remix專輯、與Steve Reid合作的projectDJ-kicks,然後才在今年初發行新的原創專輯──唉、那索然無味的時尚感是怎麼一回事?過去那個隨性玩弄多樣化元素的DJ哪裡去了?《There Is Love in You》在我聽完一遍之後便被塵封在資料夾中,再未被點擊過。

Serph是在我窮極無聊時隨意點擊節點的進貨清單發現的好貨。介紹甚短,僅言是年僅二十歲的日本電音新秀,myspace上的幾首歌多為新專輯之作。點來仔細一聽,還真頗有一番味道,但Serph真正讓我喜愛的原因在於他的音樂竟有幾分早期Four tet那獨樹一格的拼貼手法,比起Four tet的信手拈來更有著日式的輕巧細膩。如同《Vent》所代表的意涵『adventure』以及專輯封面繁複的線條,《Vent》表現出的層次比較豐富,融合爵士節拍與電音元素,讓整體風格不過度沉重,確有其精妙之處。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近年目睹之怪現狀


※彩色褲襪
約莫前年冬天,彩色褲襪大流行。當時曾有男性友人問過我:「我前幾天下高雄發現很多女生都會穿有顏色的褲襪耶,因為是南部嗎?」而我只是非常冷靜地回答:「不、這跟地區無關,而是跟品味有關。」關於這種無以名狀的東西,我與幾個友人得出極妙結論:紫色像茄子、灰色像雕像、黃色像醃漬物、綠色像發霉,而白色只會想讓人拍拍那位小姐的肩膀遞給她一個獎牌上面不是刻『勇氣可嘉』而是拔蘿蔔的歌詞。

值得慶幸的是,今年彩色褲襪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各是稀奇古怪材質的內搭褲及抽象派線條的透膚絲襪。為何慶幸?因為台灣女生這種挑戰極限把一切變的過火的才能也直接地刺激了我那貧乏的形容詞字庫,實在不勝感激。

※內搭褲
內搭褲這東西的出現一直都是令我費解的問題。台灣的夏天炎熱,穿個熱褲短裙也不為過,但是直接穿出門總覺得少了什麼怕走光(同時也多了什麼而導致路人懷疑你是不是剛從屠宰場逃出來),於是內搭褲應運而生。管見以為,內搭褲這種東西說穿了就是把褲襪剪去襪子的部份,不但不修飾反而截斷腿部線條而看起來更矮,沒想到路上女孩人腿一件,每個人都以為自己可以同時達成避暑與遮羞之效,還可以修飾線條真是一舉三得!──個屁。
當內搭褲還在我的理解範圍時,它是黑色的。黑色很好,黑色沒有錯,黑色超級修飾的──在把你的腿修飾的(大概)比較細的同時,別忘了它也會像剪影般強調輪廓,所以我們可以漂亮的得證:沒那個屁股就別吃那個瀉藥,沒一雙正常值內的腿就不要亂穿內搭褲。

更甚者,當一個東西發展到極致就會完全脫離其本質。同理,當內搭褲不只是內搭褲時,我們就會開始在路上看到各式材質(皮質、亮面)、顏色(金色銀色,你以為自己是聖誕樹嗎?)及穿法的出現。材質和顏色也就罷了,牙一咬就當作沒看到,但內搭褲外穿是哪招?你可以想像我一大早到學校,昏昏沉沉剛下公車看到的就是一個碩大無比的屁股線條是多麼提神醒腦的風景,我沒追上去說要告你妨礙風化是因為我佛心(還有刑法很弱……),但是大方展露下半身絕對是一件相當不道德的事。一般而言,內搭褲是拿來搭配長版上衣的,不過路上有些女孩子因為家裡窮到買不起全身鏡這種東西,上衣下襬時常落在一個讓人神經緊繃的邊緣,這一秒是長版上衣,下一秒就變成妨礙風化的內搭褲外穿了,不可不慎。

※透膚絲襪
至於透膚絲襪的美麗線條是反映台灣鐵窗文化的時尚配件,負責市容的環保署應該頒個特別貢獻獎給發明透膚絲襪的人。

※雪紡
一般女孩總是喜歡輕飄夢幻的東西,雪紡則是讓自己化身公主的最佳道具。但相當可惜的是,在台灣大流行的單品品質大多參差不齊,雪紡的花色屢屢讓我聯想到遠在台中老家的阿嬤而湧起一陣鄉愁,要不就是與毫無口德的友人們隔著少了內襯的淺色雪紡私語他人內著花色(同學、一目瞭然原則不是這樣用的)。

※連身褲
還有那不明所以的各式材質連身褲,除了記得化妝卻忘記換下睡衣這個選項,我實在想不到其他把這種東西穿出門的理由。

※長洋裝
充滿度假風情的民族風長洋裝我是沒啥意見,夏天嘛、露乳溝是皆大歡喜的現象。但某日我在捷運車廂三個一排的座位區目睹三個穿長洋裝的女孩同時站起身的壯觀場面後,長洋裝的單位量詞就從「件」變成「床」了。隆美窗簾生意有做這麼大嗎?賣窗簾(長洋裝)送窗紗(雪紡)?

※羅馬鞋
今年夏天最讓人驚異的莫過於羅馬鞋的流行了。驚異的原因則是在於這麼醜的東西,大家居然搶著穿!
就我所知,女性的腳踝以下也反映出女性地位的束縛與解放,從纏足到放足到戀足,多少帶有對腳部線條的意淫與幻想。扯遠了,羅馬鞋最典型的構造很簡單,就是一片鞋底、無鞋根、腳面用線條交織固定、線條可延伸至腳踝甚至小腿,也因為以上要素,羅馬鞋變的非常挑人穿──如果沒有一雙筆直纖細的小腿,那麼羅馬鞋只會讓你看起來像是即將進入競技場的戰士並且讓你擁有精采曬痕,而不是性感象徵。
非常可惜的是,台灣女孩們見著Russell Crowe帶起的這陣風潮進而仿傚之,偏偏市面上的羅馬鞋千奇百怪(商人的頭腦到底是什麼東西做成的)──高跟版、靴版、楔型版、魚口版、以上全部來一份的综合版,合起來那東西已經不能夠被稱為鞋子,而就只是縫在一起的合成皮屍體罷了。

※黏鑽夾腳拖
夏天是拖鞋的季節,但今年不知為何──可能是因為人字拖廠商倒到剩一間吧──所有的女生都是穿同款人字拖,也就是黑色厚底外加人字部份黏水鑽的款式。設計上是還好,反正不外乎打著『低調奢華』『時尚休閒』之類的名號引誘他人下標,但我真的不得不說,這雙制服鞋看久了只會讓我聯想到某種晚上上班、白天呵欠連天去超商買食物的職業婦女,俗氣中帶點貧窮的風塵味。

※結論
我大概是全台灣以上東西全無的女生了。你們這些傢伙到底想成為什麼!!!

2010年9月10日 星期五

0910

與友人見面──再度形成四個女性生物各出一張嘴亂鬥的場景(並且夾雜攻擊誹謗結盟與偷襲,比online game還精采)。話說回來,以後能這樣約著吃喝的機會也不多了吧(當我們各自成為OL人妻人母人祖媽......)。

(於天使熱愛的生活‧熱拿鐵)